走了 23 天,開始對距離有點麻木,忽然想知道 1 天走 20 到 30 公里是什麼概念?
查了一下 Google Maps,大概是從台北車站走到桃園八德、台中車站走到南投草屯、左營高鐵站走到台南奇美博物館。
想到這裡,開始佩服起在臺灣徒步環島的人,臺灣天氣普遍濕熱,夏季豔陽更是毒辣,那真是天大的考驗!
愛媛又被稱為「菩提道場」,是我覺得每天都有驚喜、腳力也明顯進步很多的地方。
雖然離斷除煩惱、達到覺悟的菩提還很遠,但對自己開始有點自信是肯定的!
目錄
。Day 24:沒能當面說謝謝真的好遺憾⋯⋯
參拜寺院:第四十番觀自在寺
🚌:23 公里
🚶🏾♀️:19 公里
菩提道場的一開始,就又感動到不行。
參拜完觀自在寺後,到附近的うどん白椿吃午餐,點完餐後開始低頭滑手機,老闆娘卻突然拍拍我的肩膀,一邊一大串日文一邊指著門外,我卻只聽得懂うどん~うどん~
看她有點急的樣子,我趕緊打開翻譯軟體:
「那位客人幫你結完帳了。」
這次換我急了,奪門而出後看到一輛白色工程車已經駛離停車場,我只好一邊揮手一邊懊惱,怎麼反應這麼慢,連當面說聲謝謝都來不及⋯⋯
還好,來這邊吃飯的大部分是常客,很不好意思地用翻譯軟體請老闆娘下次看到這位客人時,再幫我轉達感謝。
謝謝幫我加油打氣的愛媛人。
這個月收到了好豐盛的善意,讓我每每想起來都覺得來四國真好,而且,繼續走下去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的!
。Day 25:為什麼在日本幾乎吃不到綠色蔬菜?
參拜寺院:第四十一番龍光寺—第四十二番佛木寺
🚇:46 公里
🚶🏾♀️:8 公里
即將前往深山磨練心志,這兩天決定放自己大假,用公車和火車快樂移動。
我覺得遍路者的想法都差不多,一上車就遇到了好久不見,第一天一起出發的 Ken 桑,除了更新近況,我還問了盤旋腦袋很久的疑問:
「為什麼超市裡明明賣很多綠色葉菜,在民宿或餐廳卻幾乎吃不到煮熟的菜呢?」
日本人可能也沒想過這個問題,他給我的第一個回答:
「可能是一些不成文的習慣,綠色葉菜都是在家自己煮的時候比較常出現。」
也許是不太滿意自己的答案,過沒多久,他又追加了第二個:
「我想,是因為擺盤!深綠色比較難搭,而且煮熟的蔬菜看起來軟軟的,為了擺盤好看,還是會以撐得起來的生菜或瓜類、水果來當配菜。」
It makes sense!
現在想想,其實還是吃過兩三次煮熟的蔬菜,只是都會被裝在漂亮的小碟子裡。
我覺得這個答案滿有參考價值的。
。Day 26:為什麼到現在還沒膩?
參拜寺院:第四十三番明石寺
🚶🏾♀️:33 公里
明石寺離市區不遠,卻有種遺世獨立的仙氣,除了充滿歲月痕跡的木造建築,也和好久不見的櫻花有關係。
一路上已經很難看到櫻花,這裡卻出現了,真神奇。
漫漫長路上,我最常問自己的,不是「為什麼要來走遍路?」或「有什麼願望要祈求?」
(但這兩個問題的確是最多人問我的)
而是「為什麼到現在還沒膩?」
我是個容易視覺疲勞和腦袋打結的人。
2012 年,第一次去歐洲,6 週的德國、法國和奧地利,排滿了城堡、教堂、劇場和美術館,不到兩週,我已經變得麻木,身處於精雕細琢的空間和作品中,心裡卻是一片沙漠,在荒野中大喊著鹹酥雞和珍珠奶茶!
隔年去了希臘,才沒過幾天,逗貓的樂趣比看神殿來得多。
前年在埃及,除了在吉薩金字塔、阿布辛貝神殿和帝王谷時激動不已,我已經到了看壁畫看到腦袋打結,大白天就開始打哈欠的程度。
這一次,沒有景點,只有寺廟,每一間還大同小異,無非就是仁王門、水屋、鐘樓、本堂、大師堂、納經所⋯⋯我卻會因為這間寺廟多了一棵盛開的櫻花樹而欣喜、空海曾在那間寺廟留下什麼故事而願意多爬幾座石階。
我想,除了處處充滿善意,常常被照顧所以覺得感激,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,是這些靈場都是一步一步這裡痠那裡痛,或是癡癡地等那兩三個小時一班的車子,好不容易才抵達的。
跟談戀愛一樣,苦苦追求的最甜美,怎麼樣都不會膩啊(?)
。Day 27:不要隨便坐在道路休息站發呆
參拜寺院:0
🚶🏾♀️:19 公里
今天的任務,是前往位於山腳下的城鎮,準備明天一大清早翻山越嶺。
由於在平地的腳程愈來愈快,含短暫休息五個多小時就抵達了,不好意思提早到民宿打擾的我,在附近道路休息站せせらぎ的涼亭坐了下來。
過沒多久,先是一位大哥送了一瓶咖啡牛奶,後來又一位大哥在我面前放下一袋食物,裡面有烏龍麵、壽司和麥茶。
這把早餐吃得很飽,中午嗑了一條能量棒,今晚又訂了一泊二食的我嚇壞了,趕緊脫掉白衣、把菅笠藏在身後,第一次這麼希望不要被認出是遍路者。
最後心懷感激地把食物吃完了,邊吃邊碎念,不是飽了嗎,怎麼身體還很誠實的繼續吃?
。Day 28:壓線好刺激但一次就夠了!
參拜寺院:第四十四番大寶寺—第四十五番岩屋寺
🚶🏾♀️:34 公里
從四十三番明石寺前往第四十四番大寶寺,這段路長約 83 公里,需翻越多座山嶺,被稱為「遍路ころがし」,也就是遍路中最艱難的路段之一。
我分三天來走,其實路算好走,只是一路重裝爬升 500 多公尺還是虛累累。
終於在下午抵達,一過仁王門,溫柔的陽光從古木參天透出來,看得我好感動。
參拜完畢後已接近兩點,事不宜遲趕緊出發,繼續前往要走 2 個多小時的岩屋寺。
一到山腳下,才發現岩屋寺藏在山裡,還要多走 20 分鐘才會到,眼看納經所就快關門了,不知道哪裡來的爆發力讓我咬著牙一路向上,終於壓線趕在 4:58 納到經。
坐下來休息時腳也軟了,覺得剛剛腎上腺素猛噴的自己真不可思議,一定是之前有好好完成山海給的功課,身體才跟得上意志吧。
。Day 29:終究,還是使用了「鈔能力」。
參拜寺院:第四十六番淨瑠璃寺—第四十八番西林寺
🚕:23 公里
🚶🏾♀️:21 公里
目前為止,我總共在半夜驚醒過 2 次,一次是在第 4 天上燒山寺,半夜爬起來研究民宿老闆整理的路線圖。
一次是昨天,大雨預報讓我擔心不已,畢竟這是個沒什麼人煙,連公車都沒有的山區。
今早起床,外面正下著毛毛雨。
下山途中雨勢愈來愈大,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來到市區,請 Lawson 員工幫我打電話叫計程車。
日本的計程車是出了名的貴。
愛媛的計程車是從 580 円起跳,過了 1.1 公里後,便是 80 円、80 円一路狂飆。
我索性閉上眼睛,享受鈔能力帶來的便捷舒適,這時候忽然又有了好好工作的動力,才能繼續把錢錢變成喜歡的樣子!
。Day 30:不可能御接待收到大谷翔平吧!
參拜寺院:第四十九番淨土寺—第五十三番圓明寺
🚶🏾♀️:24.6 公里
雖然聽說別人收過現金お接待,但自己遇上時,還是會「ええ~?這真的可以收嗎?」
可能是空海知道昨天搭計程車的我錢包破了個洞,特地派貴人來給我加油打氣。
在前往民宿的路上,迎面而來的老太太對著我說:「お接待」,接著打開錢包,拿出 250 円並遞給了我。
我一邊搖手一邊說謝謝,她則是一邊說「飲み物」一邊手往前伸,意思是要請我喝飲料啦,聽說拒絕人家的お接待不太禮貌,我也就滿懷感激的收下了。
她的錢包裡還有一張大谷翔平,她拿出來講了一大串,我只聽得懂「かわいい~」我馬上指著照片一直重複著「はい!かわいい~~~」
然後老太太就把她かわいい大谷翔平送給了我,這真是我收過最獨一無二的「お接待」了!
。Day 31:遇到神人,傳說中的大先達!
參拜寺院:第五十四番延命寺—第五十六番泰山寺
🚶🏾♀️:18 公里
我可能得了遍路病⋯⋯
今天原本預定休息半天,下午在毛巾很出名、3 月又因山火連燒 5 天而被我放在心上的今治走走。
結果中午吃太飽,飽到會喘的那種,只想走路消化消化,就這麼走到了 3 公里外的泰山寺,說好的休息呢?
不過,還好有來,才幸運地遇上神人,傳說中的大先達!
一上泰山寺,就被這位先生抱著的可愛狗狗給吸引,如願跟狗狗合照後,這位先生給了我納礼,也就是遍路者的名片。
哇,竟然是特製的,還銀光閃閃相當精美,背面印著「特任大先達」!
先達是指由「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會」正式認可的遍路者,他們致力於引領更多人走上遍路,因此,需要具備與巡拜和靈場相關的知識。
被認定為先達後,就會獲得專用的納經帳、輪袈裟、金剛杖和編號名牌。
先達是有晉級制度的,一共五級,每一級都需滿規定年限、執行一定次數以上的巡拜,並獲得靈場住持的推薦。
也就是說,這位最高階的大先達,至少要經過 10 年以上、14 回以上的完整巡拜,並獲得 5 位住持的推薦。
哇!根本是將生命的很大一部分奉獻給了遍路,RESPECT!
。Day 32:Give Me Five!
參拜寺院:第五十七番榮福寺—第五十九番國分寺
🚶🏾♀️:28.6 公里
在仙遊寺遇見了半個月沒見的大哥,開心極了!
我們前一陣子連續在幾間靈場和民宿碰到,雖然語言不通,每次卻會用擊掌來為對方加油打氣。
今天重逢,他難得打開了翻譯軟體:
「我這陣子很掛念妳,很高興再次遇見妳!」
其實,我也是!
我們大部份的時候,都是一個人行走、一個人吃飯,在一個人的時候,卻會時時想起那些曾經對自己表示善意、因為見過幾次而認得彼此的人們,然後真心希望對方今天過得開心,平安抵達下一間靈場或民宿。
這位大哥,也是我時常掛念的人,畢竟他是唯一一個會伸出大手跟我 Give Me Five 的人了🖐️
。Day 33:終於開始了六字頭的靈場了
參拜寺院:第六十番橫峰寺
🚶🏾♀️:34 公里
第 60 番橫峰寺位於日本西部高峰石鎚山的半山腰,海拔 750 公尺,是五大難所之一,也是四國遍路第三高的靈場。
空海 24 歲時曾在石鎚山做斷糧絕食的苦行,因此,這裡也被視為修行者的聖地。
本來想走遍路道,但昨晚下雨,實在不想踩濕濕滑滑的石頭和樹葉,今天改由橫峰登山口上山,距離遠了一些但還算好走,軟腳蝦也能在 5 個小時以內上下山。
由於石鎚山海拔近 2,000 公尺,也是日本觀星勝地,下次來愛媛,一定要來當個稱職的觀光客!
。Day 34:香園寺根本可以用來開演唱會!
參拜寺院:第六十一番香園寺—第六十四番前神寺
🚶🏾♀️:12 公里
🚇:48 公里
就在對寺廟建築有點視覺疲勞時,忽然來了個驚喜,第 61 番香園寺的本堂和大師堂長得跟別間寺院完全不一樣!
這座在西元 7 世紀,由聖德太子所建的香園寺,在 1976 年搖身一變,用鋼筋混凝土重建成現代化建築,正殿能容納 600 多位信徒,殿內的氛圍超適合讓大日如來開演唱會!
第 63 番吉祥寺則是四國唯一供奉多聞天王毘沙門天的靈場,寺廟本身很自豪這一點,許多地方都會刻上「四國唯一體」,這物以稀為貴的唯一體也讓吉祥寺的信眾絡繹不絕。
下午坐著預讚線移動到下個山腳,明天就要結束位於愛媛的行程了,這座離起點最遠的菩提道場,是我覺得每天都有驚喜、腳力也明顯有進步的地方。
雖然離斷除煩惱、達到覺悟的境界還很遠,但對自己開始有點自信是肯定的!
。Day 35:在五月看到楓紅是可以的嗎?
參拜寺院:第六十五番三角寺
🚶🏾♀️:13.7 公里
輕裝登上海拔 360 公尺的三角寺,也是菩提道場的最後一間靈場。
一到仁王門,由綠轉紅的楓葉吸引了我的注意⋯⋯楓葉⋯⋯楓葉?!
在即將邁入春天的時節看到楓紅是正常的嗎?
就像前陣子氣溫忽上忽下,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綻放的櫻花一樣,楓葉自己可能也錯亂了吧。
這趟四國遍路,給了我與自己長時間獨處的機會,也帶來許多啟發。
真心希望更多人能親身體驗這條充滿意義的朝聖之路,也期盼這篇文章能為好奇或即將踏上旅程的你,帶來一點點幫助。
如果你對沿途風景或靈場景觀感到好奇,歡迎到島遊不在家的 YouTube 走走,在 Shorts 裡記錄了每一座寺院,那是我會不斷想念的珍貴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