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/Last Updated:2023-05-23
昨晚,在莫斯科的 Satyricon 劇院看戲。
說換就換的節目,讓我大開眼界。
抵達劇院,在進場期間,驗票人員指著我的票券,劈哩啪啦講了一大串俄文。
大概是看到我一臉茫然,這位先生才意識到眼前的觀光客根本鴨子聽雷。
身後的觀眾也察覺到了我們無法用英語溝通的窘境,他便英俄文與肢體語言交錯運用,解釋了節目臨時被更換的狀況。
就在兩個小時以前,杜斯妥也夫斯基的《地下室手記》被換成了另一齣我完全看不懂名字的喜劇。
「兩個小時以前?」對我來說,這實在難以想像。
在劇場工作的經驗告訴我,從進劇場裝台、演出到拆台完畢,需要花費數日至一週不等的時間。
這齣《地下室手記》昨晚明明順利完成演出,為什麼被更換的這麼臨時?
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拆台嗎?
即將開始的演出能完成裝台和技術走位嗎?
這些疑惑,因為語言不通,完全沒有頭緒。
唯一成功獲得解答的,就是在當地,臨時被告知更改劇目是很常見的事。
演出開始,果然,佈景、燈光和人員都相當精簡,總算明白為什麼被換成了這齣戲。
表演者靈動且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說話方式,讓不懂俄文的我也能哈哈大笑,這勉強算得上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。